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對比分析與學習者語言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Learner Language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張莉萍 
課號
PTCSL7251 
課程識別碼
146 M05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綜5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無論教學或研究,華語教學這個專業都要面對學習者語言,理解學習者偏誤來源以及跨語言影響,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以及解決偏誤的能力。因此這門課的設計,除了讓學生熟悉對比分析、偏誤分析的理論背景與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接觸不同母語背景學習者的語言,實際分析,以達到將理論應用於華語教學的目標。 

課程目標
這門課的目標有兩個,一是從閱讀文獻中學習對比分析的各個面向與研究方法,以利學生具備對比分析的研究能力;二是透過分析不同母語背景或不同能力學習者的語料,讓學生具備分析學習者語言的能力。簡言之,課程將透過閱讀文獻以及實際分析學習者語言的方式,使學生掌握語言對比的研究方法與分析能力。 
課程要求
須事前閱讀,課前完成1/2~ 1頁摘要或閱讀心得(或疑問),每週日18:00前上傳至NTU COOL。除了核心知識由教師講授,學生必須輪流上台主持書報討論(第5週開始);期中分析學習者語料;期末完成書面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8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lchang@ntu.edu.tw 
指定閱讀
陳俊光,2012,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James, Carl. 1980. Contrastive Analysis. Harlow Essex: Longman.

王文斌、楊靜,2022,從指元狀語的句法位置分佈看漢英的時空性特質差異,中國語文,2022年第3期,368-384。
王菊泉、王蕾,2014,漢英典型路徑附加語句法比較,中國語文,2014年第6期,508-520。
陳俊光,2018,英語為母語學習者對漢語連詞的第二語言習得: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啟示,華語文教學研究,15.4: 89-132。
張莉萍,2020,語料庫為本的華語學習者關係子句產出研究,載於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編),華語文教學的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頁181-209)。台北市:聯經出版有限公司。
劉憲民,2004,漢語 “一+量詞” 的意義及功能─與英語 “a(n)” 之比較,JCLTA 39.1: 85-100。
Eckman, Fred. R. 1977. 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27: 315-330.
Jin, H. G. 1994. Topic-prominence and subject-prominence in L2 acquisition: Evidence of English-to Chinese typological transfer. Language Learning 44.1: 101-122.
Kellerman, E. 1979. Transfer and non-transfer: where we are now.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1: 37–57.
Polio, C. 1995. Acquiring nothing? The use of zero pronouns by 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cquisition of nominal reference.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7.3: 353-377.
Yong, Q. 2016. A corpus-based study of counterfactuals in Mandar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6: 891-915.
Xie, Tianwei. 1992. Topic-controlled deletion in topic chains in Chinese: 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speaker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8.3: 21–31. 
參考書目
朱磊、楊春雷、許餘龍,2019,對比語言學十講。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高遠,2002,對比分析與錯誤分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圖書館有電子書)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Ellis, R. & Barkhuizen, G. 2005. 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Carl. 1998.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Kellerman, E. 1983. 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54.12: 112-134.
Lado, Robert.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 
10% 
 
2. 
期中作業 
20% 
 
3. 
帶領書報討論 
30% 
 
4. 
期末報告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05  課程說明 線上上課連結:https://meet.google.com/bhn-uspq-tjd 
第2週
0912  對比分析背景知識 
第3週
0919  語言類型與對比分析 
第4週
0926  對比分析的方法與內容 
第5週
1003  詞彙對比 
第6週
1010  國定假日 
第7週
1017  對比分析應用於教學 
第8週
1024  期中考週(停課) 
第9週
1031  語料分析口頭報告 
第10週
1107  標記理論 
第11週
1114  語法對比 
第12週
1121  語用對比 
第13週
1128  篇章對比 
第14週
1205  偏誤分析暨練習 
第15週
1212  期末口頭報告 
第16週
1219  期末考週(停課)